刊載于2013年1月(總第116期)《中關村》雜志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就像一位資深的大夫,在看遍人間百病之后,會越來越覺得謹小慎微。作為扎根環保行業20多年的資深企業,高能時代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樣的企業現在卻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我們很擔心自己所承接的每一項工程出問題,哪怕一點點紕漏。這不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工程無小事,我們不能躺在以往的‘功勞薄’上,只要有一個工程考慮不周全,將前功盡棄。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工程,對于業主來說,都是關系重大,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高能時代市場總監劉力奇如此闡述從事環保行業20多年來的切身體會。
高能時代見證了中國環保產業的起起落落。就在中國政府剛剛意識到環境問題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高能時代就踏上了“污染控制”這趟時代列車。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防滲工程,催生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高能墊襯工程處(高能時代前身)。
20多年的歷練,高能時代已化繭成蝶,成為環保行業舉足輕重的企業,也同時確立了自己的使命:為人類為社會創造持久安全的環境!
采用獨創的技術保護生態屏障
通過20年的努力,高能時代承接了眾多工程,而合理解決了震驚全國的紫金礦業硫酸銅滲漏事故,更是彰顯了該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專業素養。
2010年7月3日,震驚全國的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發生。9100立方米的污水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網箱養魚死亡。初步統計,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這一事件引起了環境保護部和國家安監總局、福建省委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輿論的高度重視。
危急時刻,治理方案是關鍵。紫金集團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如果恢復生產所需時間過長,損失之巨可想而知,如果工程方案沒有得到專家評審組的確認,復產改造工程無法啟動。經過與各方專家的充分溝通,高能時代結合自身的工程經驗和技術優勢提出了以垂直阻隔為關鍵控制性工程的同康溝堆浸場復產改造方案,其目的是既能確保被污染土壤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降低酸性、降低銅離子濃度,同時建設一個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洪澇災害的現代化堆浸場,盡快恢復正常生產。這意味著此項工程不僅能把滲透到土壤里的硫酸銅溶液抽取出來,電解成銅,同時還讓堆浸場在安全條件下盡快達到設計產能,產生經濟效益。在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持的方案評審會上,高能時代的系統方案得到了大多數專家的一致認可。
通過該企業市場總監劉力奇的介紹,記者了解了整個執行方案的來龍去脈。
高能時代進入的時候,那里的土壤PH值不到3。當務之急是防止酸液下瀉到汀江。換言之,只要能保證酸液在流入汀江之前被抽出來即可。高能時代采取的措施是,在酸液下瀉的山體設置兩道垂直防滲墻。一道設在山溝最狹小的鵝頸嶺處,另一道設在入江口,作為第二道預備屏障。同時在土壤的上面,建設堆浸系統。
其中構筑防滲墻采用的土工膜是柔性的高密度聚乙烯(PE)。目前國內在該方面普遍的施工方法是,將這種軟的土工膜材料平面鋪設,而高能時代的創新是把柔軟的土工膜垂直插進土壤最下面的基巖,再用特殊的膠粘牢固,防止酸液滲透。同時,用特殊的專用膠填充巖石縫隙,保證酸液一滲透到防滲墻的時候,就再也滲不下去。為了解決無法滲漏的酸液的水位在防滲墻處慢慢上升,還特別安裝了導水管與潛水泵。只要酸液水位一上升,潛水泵就自動往外抽。抽出來的酸液其實就是硫酸銅,硫酸銅經過電解車間高壓直流電的電解就變成了銅,本來是壞事的滲漏問題到最后不僅可以得到解決,而且還繼續為之創造財富。
截至目前這項工程已經完成90%以上,經過3個多月的試生產,堆浸場已經開始正常堆浸作業,土壤PH值已經超過6、銅離子濃度已經逐步降低,業主已經在排放口養魚和鴨子,它們已經正常生長了幾個月。
以雙贏的方式解決環境修復問題
“土壤修復就是用工程手段讓被污染的土地在不影響生態環境、對人類安全的前提下具有使用價值,而我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嘗試環境修復與產業園區建設相結合的做法,是在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對土地價值的有效利用。”
劉力奇所說的這塊土地是全國出了名的重金屬污染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區的清水塘工業區。這塊土地的污染,得上溯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地處湘江上游的冷水江流域鉛鋅礦的興起,冷水江成了該礦的江洗之處,而產生的污染物也隨著江水流到洞庭湖。而二次污染則是“一五”期間,蘇聯援建株冶,鉛渣被直接扔到老百姓的菜地里邊,污水直接排到小河溝,再順著小河溝流進了湘江,到現在已經60多年了。
株冶集團是上市公司,無力治理廠區以外的污染。清水塘工業區歸株洲市石峰區管轄,但石峰區政府也有自己的困難,無能為力,要解決污染治理的資金難題必需探索新的業務模式。
根據湖南省的規劃,未來的輕軌必須經過清水塘工業區,也就是說這塊土地如果修復得當的話,它的市場升值潛力是相當大的,如果企業先行出資修復被污染的土地,未來政府通過土地出讓收益來支付企業的治理投資,這個投融資難題就化解了。
正是看中了這塊土地的市場價值,高能時代憑借自身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工程優勢,于2011年與石峰區政府達成協議:高能時代以投資商身份與地方政府共同完成污染地域的綜合治理,雙方合作成立一家公司,對這片重金屬污染土地進行治理。
據劉力奇介紹說,高能時代要在清水塘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產業基地。之所以做這樣的決定,是因為生產和諧號動車組車頭的著名企業株車就落在那里,圍繞該企業,大批的動車組零配件供應商也會選擇入駐那里,目前北汽已經進駐。
而對于投入的資金,高能時代已經獲得兩個大型國有股東聯想控股和中信產業基金的支持,且公司已獲得多家銀行的高額授信,資金是公司領先于同行的又一大優勢。高能時代正在將這種模式靈活地在全國其他城市復制。
系統方案形成污染防控堡壘
在高能時代20年的發展歷程中,經過多年的科研、摸索、實踐,最終形成了其獨創的固體廢物填埋屏障系統、封場生態屏障系統、廢液厭氧屏障系統、水體生態屏障系統和垂直生態屏障系統這五大屏障系統,這五大系統的形成不僅能對污染物實行持續有效的全位阻隔和封閉,真正做到了嚴防死守,同時還能對受到污染的生態進行綠色修復。
在與記者的不斷交談中,劉力奇總監向記者介紹了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工程案例——“蘇州市七子山垃圾填埋場擴建工程”。
該項目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為它本身是一個老舊的填埋場,最早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于當初的技術問題,該垃圾場并沒有做防滲處理,經過近二十年的使用,該垃圾場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了蘇州的環境,對市民生活也造成了眾多不便。而此次的擴建工程則是要在老垃圾場的基礎上在進行防滲處理,由于做防滲的基層由以往的實地變成了堆積如山的垃圾,對施工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而且施工環境非常惡劣,許多環保企業對此望而卻步,而高能時代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迎接挑戰。
由于該項目的特殊性所涉及到垃圾堆體的穩定性、垃圾堆體沉降及沉降對水平防滲系統的影響等關鍵技術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高能時代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獲取垃圾土的物理力學參數,水文地質參數、彌散系數等。根據自身所掌握的技術,再結合這些參數,對垃圾堆體穩定性,沉降和滲瀝液情況進行分析,建立相應的模型,尤其是利用加筋土工格柵這種施工方法解決了垃圾場基層不均衡沉降對垂直堆高工程的影響問題。最后根據這些分析結果,確定具體的截洪系統、防滲系統和滲瀝液導排系統的實施方案,并采取合理的防止污染擴散的措施
目前該工程已接近尾聲,高能時代憑借著先進的技術、細致的施工和科學的管理得到了當地政府的一致好評,并榮獲“蘇州市文明工地”稱號,此項目正在申報江蘇省“優質工程”獎項。
高能時代已經步入發展的高速軌道。2011年,實現營業額5.8億元,而截至2012年上半年,就實現合同額10億元,到2012年底,合同額會超過16億元。而十八大提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勢必會給高能時代這樣的環保企業插上騰飛的雙翅。
總結高能時代最核心的競爭力,劉力奇坦言,除了二十多項專利技術外,最重要的就是20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問題解決方案的經驗。“而經驗就是當我們碰到一個新案例的時候,會把以前類似的東西翻出來,先做總結,再內部開會討論,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內部頭腦風暴以后,覺得靠譜,再拿去跟客戶談,客戶認可,那就意味著價值。”
從1988年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防滲工程,到2006年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水系的建設工程以及生態屏障工程;從蒙古到哈薩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作為中國環保行業最早的企業之一,高能時代見證了中國環保市場的潮起潮落。董事長李衛國最深刻的體會是,永遠不要拿客戶當試驗田,這是非??膳碌氖虑?。“我們就親眼目睹了許多曾經的競爭對手因為這樣,而被時代淘汰。對于沒有把握的事情,我們要勇敢地說No。當我們有把握能干的時候,即便別人沒干過,我們也會勇敢地說行。”
我們曾經在較長時間里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現在是時候為環境付出了。幸好有高能時代這樣有夢想、有追求、有操守的企業,在為人類社會創造持久安全的環境而不懈努力。
本文作者系《中關村》雜志記者